黃瓜是大棚種植中主要的蔬菜之一,其分布區域由南到北遍布全國,所以黃瓜的管理是農業生產管理文獻里必不可少的管理技術,那么如何才能準確地掌握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呢?我們要從五點著手,本文干貨滿滿,請耐心看完。
黃瓜使用翠姆微生物菌劑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一:定植成活率
成活率直接決定黃瓜產量的高低,畢竟沒有苗以后就沒有黃瓜。但是這里重點強調的是,移栽成活率和后期補苗的生長結果完全不一樣,首先成活的苗扎根較早,緩苗結束后,補的苗依然需要扎根緩苗過程,容易造成成苗后參差不齊,對于采光通風及作物自身的頂端優勢來說容易造成后補苗出現弱苗,“老頭苗”等情況。
其次,移栽后的“緩苗水”對于黃瓜苗的成活率至關重要,除移栽后第一水外,后續不推薦澆空水,此時期黃瓜苗生根和緩苗是第一任務,可使用翠姆根碧多+翠姆微生物菌劑300-500倍稀釋滴灌或沖施,可達到健康緩苗,茁壯扎根的作用,同時也能避免由激素類緩苗產品帶來的生長紊亂問題。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二:節間長度
對于黃瓜而言,黃瓜秧條的健壯程度決定后續掛瓜量及良品率,所以前期對于瓜秧的管理一定不能大意。事實證明,瓜秧過旺或過弱都不利于黃瓜的生長,那么如何判斷瓜秧是旺還是弱呢?看節間,如果節間過長過細,則會造成植株徒長,營養生長大于生殖生長,且節間過細也會造成養分運輸不通暢,造成化瓜、畸形瓜等情況,如節間過短則會引起花果易落、果柄壞死等現象。
那么節間多長算合適呢?例如水果黃瓜,節間控制在7-8公分,常綠品種的黃瓜控制在8-12公分比較合理,節間過長則要考慮激素或者氮肥過高等原因,節間過短則要考慮控旺劑過量或者根系受損養分受阻等原因。推薦控旺避開化控產品,可使用翠姆磷酸二氫鉀50-80克/畝,間隔3-5天,一般兩遍就能有效控旺,從而達到一個壯而不旺的效果,如果過短,根系受損可以使用翠姆根碧多進行根系修復,如果化控過度,可以使用拉姆拉安碧解配合翠姆高氮水溶肥進行灌根,以達到緩解和提苗的作用。
黃瓜使用翠姆磷酸二氫鉀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三:瓜打頂、花打頂、化瓜
黃瓜的“瓜打頂”、“花打頂”、“化瓜”原理上是一個問題引起的,就是養分供應不足,白話講就是“餓壞了”,引起這些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留瓜過多過密。2、溫度過低。3、根系受損。4、養分失衡。
本文著重講根系受損問題,由于黃瓜的需肥量較大,瓜農為了短時間內增加產量會大量使用水溶肥進行灌根,但是由于大量元素水溶肥為涼性肥料,溶解到土壤中會產生大量的鹽分沉淀,鹽濃度過高的土壤會影響根系的生長,同時會造成土壤的酸化、鹽堿等問題,再者還會導致土壤導熱過快,遇低溫天氣會造成土壤溫度下降過快,繼而加重根系的損害程度,不但影響根系的養分吸收也會造成中微量元素吸收受阻,表現出各種缺素癥。
其實要解決此問題,先要從施肥習慣著手,不要一味的單一使用大量元素水溶肥,而是以翠姆大量元素水溶肥為主,搭配健壯860有機水溶肥料或者翠姆根碧多一起使用,補充養分的同時可以養根護根,從而增加根系活性,減少問題的出現。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四:留瓜
黃瓜留瓜的學問很大,有些瓜農考慮前期的行情好,在黃瓜前期留瓜密度過大,基本到一節一瓜的情形,這種留瓜方式是萬不可取的,因為這樣的留瓜方式不僅造成前期大量的養分消耗,增加了化瓜的發生概率,使瓜秧過早衰敗,同時留瓜過密也會影響瓜條的通風透光度,影響黃瓜的光合作用,導致畸形、空瓜等問題發生。
而合理的留瓜方式應根據瓜秧的生長情況進行,例如節間略長的可以間隔留瓜,瓜和瓜之間錯開一節,如節間稍短的瓜秧可以間隔兩到三節留瓜,這種留瓜方式可以均衡養分,合理通風采光,保障留瓜的品質與瓜秧的健康,從而達到產量高、品質好、不早衰的效果。
黃瓜使用翠姆大量元素水溶肥
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五:放秧輸葉
在黃瓜采摘過程中,由于瓜秧在持續生長,底部采摘過的節間要放秧,此時期要及時摘除老節間上的殘枝敗葉,并且要及時帶出棚外,否則會影響瓜秧的通風透光,增加病蟲害的發生概率及傳播概率,如這些老枝葉殘留在棚內,會造成大量的有害菌隨著這些寄存在土壤中,增加第二年種植管理中的土傳病害發生幾率。
以上,黃瓜高產栽培技術要點的五點已經給大家闡述清楚,希望大家在黃瓜管理中能夠清楚的認識及了解黃瓜的每一個節點管理,為高產高收,增產提質打下堅實基礎。如果您對黃瓜高產管理想要更深入的學習了解,可以撥打熱線電話進行咨詢。
本文所述內容為拉姆拉客戶反饋,原創內容,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如需轉載,須注明出處。